2012年11月6日星期二

誤譯耶穌


誤譯耶穌


馮象


《讀書》去年六月號有篇文章挺好,((新約聖經絕對神授還是歷史產物)) ,介紹艾爾曼先生的《誤引耶穌)) (Mi;quoting Je;u;, 2007) 。艾氏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新約》及早期基督教有年,著述極勤,文風活潑,還常上電視,在美國聖經學界可算個公眾人物。他的書若能準確地譯為中文,對於學界和普通讀者,都是一件功德。不過文章有兩處小疵,經文引述則涉及《聖經》漢譯的一個老問題,似可略加檢討。當然瑕不掩瑜,再說一遍,這文章大體是不錯的。


先說小疵。一本討論經文傳抄眼校勘的書,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而且連接九周"售出三十八萬冊",作者覺得"出人意料",錄了一句《華盛頓郵報)) ,稱《誤引耶穌》為"最不可能成為暢銷書的暢銷書"


其實"最不可能"云云,跟中譯本把書名改作《製造耶穌》一樣,是行銷手法,上海人叫"擺賺頭"。在美國,走出學界向老百姓和信眾講《新約》"誤引耶穌",那個效應,是毫不遜色於我們這邊的寫手言之鑿鑿,指毛主席詩詞哪幾首出自胡喬木之手的一一要想不吸引眼球也難。此外,九十年代以來宗教全球復興,聖經學、宗教研究在西方成了熱門學科和傳媒話題,也是《誤引耶穌》得以暢銷的市場條件。


文章末尾,談到艾氏的思想經歷,怎樣由虔誠的福音派信徒成長為"不可知論者" (agnostic) ,給人的印象,仿佛他是因為鑽研了版本校勘,發現經書的歷史"本源""離經叛道"的。事實上,艾氏在別處多次聲明,放棄基督教,跟在普林斯頓神學院接受現代聖經學知識與曆史批判方法沒關係。真正讓他困惑、心生疑竇的,是所謂"約伯疑難""好人為什麼受苦"的拷問。經過長久的思考和痛苦的內心鬥爭,他認為這道難題在一神教教義的框架內,不可能得到合理解決並昇華為生活的慰藉; 這才告別教會,轉向了不可知論(參閱艾爾曼((上帝的難題》及《耶穌,被遮斷>> )。至於課堂作業要學生"橫向讀經"就是找出福音書裡的平行故事,比較語彙情節的異同,這辦法古人早有記載,還列出一組組的"對觀句段" (synoptic pericope坊,發展了精微的神學解釋。故此,承認部分經文為託名作晶,或者由不同淵源(時代、地域、個人或社團)的片斷或文本傳統編輯而成,跟主張經書神授,奉為聖言或上帝之言,這兩種立場雖然對立,卻未必動搖得了信仰,是可以妥協而共存的。畢竟,信仰不靠(有時也不容)論理:人性屬弱,奧義無窮: 宗派紛爭,永無寧日。教義即人意亦即政治。傳世抄本猶如歷代譯文,充滿了消再不了的歧義跟矛盾,原本是不足怪的。


歷史批判的關鍵,在於跳出傳統教義同解經學的迴圈解釋,從語言學、考古學、比較宗教學等等出發,考察產生各個文本傳統的社會生活與宗教文化。這現代聖經學的方法,可以追溯到兩位大哲一一霍布斯(一五八八一一一六七九)和斯賓諾莎(一六三二一一一六七七) ,上世紀下半葉漸次融入西方主流神學院的課程內容,只是一般保守派教會還不肯接受。所以艾氏才說,如今神學院的畢業生若是想當好牧師,得把老師教的通通忘了才行。這實在是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特有的倫理悖論:信仰被做成了即異化為冷冰冰的一門職業技能,靈魂背棄智慧。


老問題,則是作者從俗,引述經文用了舊譯和合本(一九一九)。和合本炸誤極多,傳教士譯者的理解和表達,帶著近百年前新教諸派初具中國特色的烙印$據以瞭解或研究古以色列的先知、羅馬時代的宗教思想抑或西方基督教,就很容易出錯。我們看文章論及的兩個例子。


《約翰福音》八章有一插人的片斷,臉炙人口,叫"耶穌與淫婦"的故事。"加利利先知" (耶穌)回答聖城的經師與法利賽人(捉姦者) :你們當中誰沒有罪,誰先拿石頭砸她!文章卻引了和合本,"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8: 7)


這裡,"可以"二字畫蛇添足,把語氣變了,成了條件句,仿佛耶穌是酌情允許砸淫婦的(前年香港出版的和合本修訂版,參照天主教思高本,已刪去二字)。其實,即使捉姦的是挪亞般的"完人”(<<創世記>> 6: 的,先知也不會同意用石頭定死罪。捉姦者深知這一點。他們的如意算盤是,逼耶穌否定摩西頒佈的刑律( ({利未記)} 20 : 10) ,抓個把柄告他。倘若人子同意(包括酌情"可以" )定死罪,則他教導的仁愛、憐憫、寬恕就成了偽善。不想耶穌一言不發,彎下腰去,用指頭在地上寫。然後起身反間,訴諸一條更為"基要"的上帝誡命,即愛人如己(愛鄰人如愛自己,同上, 19: 1時,並以此為寬赦的依據=只要罪人肯悔過自新,就不應機械地適用石刑。只不過,耶穌所說的""並非捉姦者要定的那"",或律法上的罪名。於是,待捉姦者慚愧而退,先知告誡婦人=去吧,今後別再墮罪裡了(meketi hamartane, {(約翰福音)) 8 : 11) 。和合本:"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看似直白,實則偏了。因為耶穌關心的,不是她的婚外性行為或犯通姦罪,而是要她徹底悔改,拋棄"舊λ了的一切罪愈而做好進天國(獲拯救)的準備。正如耶穌曾在恩屋池(beth hesda' ,舊譯畢士大)給人治病,對痊愈的說: 看,你康復了,別再墮罪裡了(同上, 5: 14) 。也是敦促悔罪版依,而非指那人的沉痛起於法定的某項罪過。那意思,近于他傳道伊始,對所有人,律法上不論有罪無罪,宣講的那一句福音:悔改吧,天國已近(<<馬太福音>> 4 : 17) !


原來"" (hamartia) 對於耶穌,乃是一種普遍的生活狀態,即版依者必須擺脫的現世之惡,而非律例規定的這樣那樣罪名。故他的告誡,並無輕饒通姦,下不為例( "不要再犯罪" )的意思。同理,先知拒絕定婦人的罪,也不是容忍違法行為。之前那句話,"你們中間誰沒有罪",實際是指出眾人皆在罪中,哪怕最嚴格自律、謹小慎微的法利賽人,亦不例外。如此,才好理解人子對聖法(torah) 的態度"我來不是要廢除,而是要成全[律法]-.... .即使天地滅了,這律法也不會少掉一點一劃,定將全部實現" (同上, 5: 17)


拉比耶穌不像使徒保羅,是尊重聖法的權威與效力的。緊接著"淫婦"故事,耶穌自稱"世界的光",要人通過他領受"生命之光"。法利賽人不服,說那是一張嘴的孤證,依法不得採信。先知道: 我的判斷必真實,因斷案的非我一人,那差遣我的父與我同在( <<約翰福音)) 8 : 16) 。人子引天父為另一位見證,否定了孤證的說法(同上, 5: 31-32) 。他還告訴法利賽人: 我就要去了。你們會把我尋覓,會死在自己的罪裡(同上. 8: 21)


那罪,一如他要淫婦悔改之罪,也不是具體的罪名,而是所有不願悔改的人(包括信徒在內)的生活世界,及下地獄的命運。


這段諷喻除了可疑的文本身份(詳見拙文《讀注)) .載《東方早報/上海書評》二.00.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還藏著一樁"奧秘",那就是,故事不可能如讀者的第一印象,發生在受膏者(基督)的敵人身上。試想捉姦者既然要用律法來難為耶穌,自己就一定是處處守法的"無罪"之人,當然也不會認同先知對罪的創世論闡發或擴張解釋,從而感到"受良心譴責" (據部分抄本) ,而"從年老的開始,一個接一個溜走" (<<約翰福音川: 8) 。先是不滿耶穌向妓女稅吏等罪人施愛,復又"受良心譴責",這些人是誰呢?


應該是跟從了耶穌,但仍舊"奉割禮"的同胞,即福音書所謂"信他的猶太人" (同上. 8: 31)。唯有他們才會被拉比的箴言說服,認識到自己對律例的看法錯了。而這一片斷置於第八章開頭,而不在別處(如一些抄本) ,恰好引出後面耶穌同聖殿裡聽他講道的"猶太λ了決裂。那些"猶太人了信徒不是別個,正是人子受難後還想著把"老師"尋覓的"法利賽人了(同上, 8: 4) 。但因為不曾悔改徹底,終不免"死在自己的罪裡"哪怕他們從未犯法。易言之,這本是同一宗教運動內部的一次"路線鬥爭氣然而站在經過保羅修正、遺棄了割禮等聖法原則而走向外族的"普世主義"新宗教的立場,此類唯律法主義"異端""法利賽人?不啻最可怕的威脅,故而必須妖魔化。結果,便形成了福音書描繪的敵對關係,一夥"撒旦子到儼對基督的"試探" (同上. 8: 44)


第二例,在《馬可福音》末尾,如下:

耶穌被捕前率眾徒走出聖城,人油榨園(gathshemane ,舊譯客西馬尼)析禱。他驀地哀傷焦躁起來,對門徒說: 我的靈悲痛已極,幾如死了一般(<<馬可福音)) 14: 34 ,化自《詩篇)) 42 : 5 ,參較《馬太福音)) 26: 38) 。文章引和合本="就驚恐起來,極其難過,對他們說: 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


《馬可福音》刻畫的耶穌,可不是遇事發愁的傷感少年; 他飽經風雨,會發怒也會罵人(例如訓斥彼得: 你給我後邊去,撒旦! 8: 33) 。說他因想到即將被弟子"交出去",面臨殘酷的處死而"驚恐",就過了一點,"難過"又有所不及; 飛心裡憂傷"則近于才子佳人戲的唱詞了,況且原文不是飛心""" (psyche ,本義氣,息、呼吸)。而此處""不可解作""的對立面,如希臘哲人的學說; 應按照希伯來用法,指生命,或靈肉一體整個的人(故新修訂標準本乾脆略去,以""代之: 1 am deeply grieved [我悲痛己極] )


同樣,人子被釘上十字架,咽氣前那一聲喊(也是文章引用的) :父親啊,我把我的靈,託付與你的手了( ((路加福音)) 23: 46 ,尋I ((詩篇))31:5) !此句的"" (pneuma,本義風、氣) ,亦是喻指生命。"託付" (paratithemai),和合本作"交在" (你手裡) ,不妥。因為人子來世,為拯救世人而受難、復活,並非簡單地交出靈魂(咽氣) ,而是奉獻生命,完成天父囑託的使命。這道理古人都明白,所以拉丁語通行本譯作: Pater, in manustua; commendo spiritum meum; 德語路德本: Vater, ich befehlemeinen Geist in deine Haende; 英語欽定本: Father, into thyhand; 1 commend my spirit,皆是"託付" (commendo, befehle,commend) ,不作"交在"


就譯藝而言,取"託付"而不用"交在",還有一層考慮,便是近義詞的區分。"交在""交出",福音書裡一般是譯希臘文paradidomi及少數同源詞(didomi的派生詞)。仍以《路加福音》為例,撒且誘惑耶穌,說: 權柄榮耀……都已交在(paradedota i)我的手裡,隨便我願意給誰(4 :的。再如基督的名言: 那就皚撒的交與飽撤,上帝的歸上帝(20: 25) , "交與" (apodote) 是同源詞。原文"交出"還有"背叛/出賣"的意思,如"人子註定了要交在人的手裡" (耶穌語, 9: 44) ;猶大去見祭司長,"密談交出耶穌的辦法" (22: 4); "那個把我交出去的,他的手就在我身邊,在桌上" (耶穌語, 22: 21) ;都是說門徒叛賣老師。"託付"(paratithem i)則詞根不同,本義"置於一旁" 0 ((路加福音》寫耶穌受難,迥異於前兩部福音,有一種崇高而安詳的韻味一一除了插入(善本均略去)的形容被捕前人子祈禱的那兩節=乃有一位使者從天上向[耶穌]顯現,給他力量。極度痛苦之中(agonia ,和合本作"傷痛..) ,他祈禱愈加熱切,汗珠如血(直譯: 汗如血珠) ,大滴大滴落在地上(22: 43-44)一一如果解作耶穌將靈魂"交在"上帝手裡,"斷氣"或者"咽氣" (apheken to pneuma, ((馬太福音)) 27: 50, exepneusen, ((馬可福音))1 5: 37) ,就不甚準確,混淆了原文詞義。這是譯家不可不留意的。


行文至此,憶及之前《讀書》還登過一篇(見二0-0年七月號, ((關於"韜光"的誤讀及其可能的譯解訓,討論理雅各譯注《道德經)> ,頗有見地。


然而說到《新約》,試圖比較兩部經典的思想文字,就完全錯了。不妨也一塊兒談談。文章提及《排立比書》二章的基督贊(2: 6-7) :


他雖有上帝的形象,

卻並沒有把等同於上帝

當作奪來的資格不放:

相反,他出空了自己,

取一個奴隸形象,

誕作眾人的模樣。


"出空了自己" (heauton ekeno;e時,和合本作"虛己"。作者由"虛己"聯想到老子"虛而不屈,動而愈出""",便是受了誤導。保羅引用此歌,不是要團契(koinonia ,和合本作"交通")成員學習耶穌以退為進,用虛取實。新漢語本(00,和合本的修訂本之一)改為"倒空自己",稍好,但略帶貶義。當作"出空",呼應下句"取一個奴隸形象,誕作眾人的模樣"。通說這首歌原是基督會眾的洗禮頌,信徒欲效法耶穌,人死"出空"而獲新生。此為傳統解釋。其現代教義,用以解釋三位一體、言成肉身的基督論,則歷史不長,始於十九世紀。


"虛己"還讓作者援引了和合本的另一句誤譯,"虛心的人有福了" ( ({馬太福音歸功,以為其理類同理雅各對老子的詮釋: 不想不求,反而實現自己的目標,稱之為"韜光" (sheathing the light) "靜虛而不竭",是謂"虛用",是一種"否定性思維",古人的智慧。和合本"虛心"的原文ptochoiωpneumati ,意為"靈中貧苦者""苦靈"。靈,即整個的人; 或作精神,則有甘願貧苦之意。貧苦(ptocho i) t 本義蜷曲、畏縮,乞討狀,如荷馬史詩的用法="因一切旅人、乞丐(ptocho i)皆與窗斯同在。" (((奧德修記)} 6: 207) 但在耶穌時代,多指窮人,與富人相對,如《路加福音)) 6 :20以下: 福哉,貧苦的人(ptocho i) ,因為上帝的國屬於你們. . . . . .但是禍哉,富有的人,因為你們已得了安慰。


耶穌運動起於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區的下層勞動階級,故而秉承希伯來宗教褒揚貧苦、貶抑富貴的傳統。這一點,最初將耶穌的教導同他的諷喻故事,由福地子民口上的亞蘭語( ..希伯來話" )陸續移譯為"海外僑胞" (diaspora Je~ry) 筆下的希臘文,再逐步編寫成書的"馬太>> "馬可""路加"們,都是注意強調或暗示的。清末以降,新教諸派漂洋人華,也是在貧苦民眾中傳播最為迅速,至今猶然。那麼,為何當年傳教士譯經,會捨棄基督的窮人福音的綱領( ..福哉,苦靈的人~ ) ,而代之以"虛心的人?又是什麼樣的傳教經驗、策略跟社會文化語境,使得那斷然"出空了"神格或"奪來的資格>> (harpagmo 妙的人子,來到炎黃子孫中

間,化作了"虛己""",以便"道成肉身"?


換言之,我們將上述和合本的一些表達歸於誤譯,只是就學術或譯藝的基本要求而論。但傳教士譯經絕不是做學問,而是為了佈道牧靈,達成諸教派的妥協合作。所以,歷史地看,此類桀錯未必都是學力不逮或聖職疏忽所致,而可能體現了新教中國化過程中,牧靈者有意無意的選擇。明乎此,則和合本的造句遣辭,雖然不宜用來研究西方宗教,但對於中國特色的新教思想與實踐的理解,倒是一座富礦,是值得用力發掘的。



(艾爾曼[Bart Ehrman]: <<上帝的難題))[God's Problem: How the Bible Fai1; to Answer Our Mωt Important Question-Why We suffer],HarperOne, 2008, <<耶穌,被遮斷: 揭開聖經裡隱藏的矛盾(及我們為何一無所知) )) [Jesus, Interrupted: Revealing the Hidden Contradictions in theBible (and Why We Ðon' t Know About Them) 1, HarperOne, 2009, ((新約)) ,馮象譯注,牛津大學出版社/香港,二0-0年版: 創世記=傳說與譯注)) ,《信與忘: 約伯福音及其他)) ,馮象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即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