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差別

有人問我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差別

文/ 昆布

這些年來我有機會和人談到信仰問題,最常遭遇的就是天主教與基督教到底有何區別?這個問題龐大異常,背後涉及了不知多少歷史糾葛,還有其他複雜的層面,所以不可能三言兩語說得明白,但是不論對信徒或一般好奇的人而言,嘗試解答、辯證、釐清這個問題,也許能幫助人釐清些許歷史迷霧,至少能澄清一些糾葛的局面,產生對話,或者也能有助於旁人的信仰。


說到教會,大家都耳熟能詳,也許我們心裡面立刻浮現一個圖像,說它是個刻板形象(Sterotype)一點都不為過。大約就是十字架、鐘樓、講壇、彩色玻璃等等構成的一種西式建築。但是聖經說到教會這個詞的意義是什麼呢?新約聖經是希臘文寫的,而當時在羅馬帝國統治的地中海範圍,通行的語言就稱之為 koine 希臘文。而教會這個希臘字就是εκκλ’ησια,這個字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ek(出於)及klesis(呼叫,呼召),在古典希臘的用法是指著公民聚集討論政治與公共的事宜的聚會。而對基督徒而言,這個字也是表明了一種的聚集,所以有的英文譯本並不將之譯為Church,而譯做Assembly或Congregation,表明教會是一種會眾,一種聚集。

所以根據這個希臘字的原意,教會意思就是蒙召的會眾,比較達意、準確的翻譯可以譯做『召會』。教會在聖經的思想是信徒的組成,不是十字架、鐘塔構成的建築。這種錯誤的領會成為主流,教會已經變成星期天做禮拜的地點,無論它是金碧輝煌、或者莊嚴肅穆,亦或是簡單樸實,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固定的建築,而非活的實體。沒有活的信仰,沒有神聖生命作內涵,沒有活潑信徒的構成,那個所謂的教會,不過就是個沒有生命的建築物罷了。教會之所以是活的,乃是因為活神內住在信徒裡面,也是他們裡面對神內在的珍賞與敬拜,所以聖經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就表明了教會是生機的觀念。缺了這個,那些宏偉壯麗的建築物,有可能只能當作古建築給人參觀,或當博物館供人憑弔,而非聖經中所啟示的教會。當信仰失去活力,教會墮落的情形深化,信仰的內涵失去活力,教會就剩下膚淺的形象,成了信徒星期天聽聽講道、聯絡感情的社交場合。

根據前面的理解,我們來看教會在地上的歷史,才能有比較清晰的顯影。根據聖經記載,教會在地上的出現是在基督復活升天以後,在五旬節那日,因著聖靈的澆灌而產生。歷史上第一處出現的教會就是在耶路撒冷的教會(Church in Jerusalem),這個記載在新約聖經中的使徒行傳。嚴格的說,聖經並沒有基督教(Christianity)這個辭,也沒有基督教這種思想。聖經只有基督徒(希臘字的涵義起初是帶著一種嘲諷的氣味)、教會,而無所謂基督教的名稱。基督教這個詞是在第二世紀之後才出現的。起初教會只是在猶太人的社群當中,日後伴隨著福音的廣傳,許多非猶太背景的外族人也接受了這個信仰,於是教會便逐漸遍佈了地中海區域。從保羅在使徒行傳中的記錄,與他寫給各地教會的書信,我們可以領會當時教會漸次發展的狀況,也可以領略當時傳揚福音者遭受各種的反對與迫害。

到了使徒約翰寫啟示錄的時代,已經是第一世紀末尾。當時教會受到兩方面的衝擊,一面是羅馬帝國政治性的迫害,另一方面是異端思想的侵入,所以教會也就產生不少問題。在啟示錄的第二章及第三章中,那位向約翰顯現的人子,寫信給小亞細亞七處的教會(均位於今天的土耳其境內),從書信對這些地方教會情況的描繪,顯示出教會墮落與偏離的狀態,以及神救治的法則,還有祂對得勝者持續的呼召。當然最重要的資訊,根據許多聖經教師的詮釋,對七個教會描繪也顯示了預言的性質,並且在日後教會的歷史中漸次得到應驗。

舉個例來說:士每拿的教會代表了歷史上受逼迫的教會。士每拿(Smyrna)這個字,原文的意義就是沒藥(myrrh),沒藥是當日一種用在死人身上的香料,而當時教會的特點,就是她經過羅馬帝國劇烈的逼迫,她經歷嚴重艱難,彷彿經過死亡一樣。所以這些用以描繪教會的希臘字,各自隱含了獨特的意義。從第一世紀末尾,到第四世紀初,康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掌權的時代,教會經歷了許多次帝國內部全面的逼迫,這些歷程正是士每拿教會的特色。

很奇特的是,迫害與艱難,並未使教會的見證消沒,反而羅馬帝國境內信徒愈來愈多。我還記得早年讀到羅馬城裡的地下墳場,成為信徒聚會的場所,那裡也留下信徒殉道的遺跡。由此可見其端倪,火煉對神兒女的試驗,雖然痛苦,卻保守教會相對純淨的本質。但是緊接下來的情況,根據羅馬天主教的說法,是教會戰勝了邪惡,然而得勝只是表像,內在的情況卻是教會更嚴重的變質。康士坦丁大帝殘酷卻精明,他察覺過往帝國使用殘酷的手段,並無法消滅基督徒,也必然體會基督徒其實是一股安定的力量,於是他頒佈命令,宣佈基督教是合法的信仰,他本人最後也受了浸,教會一時之間似乎可以揚眉吐氣了。別迦摩教會(Pergamos)跟著士每拿,這個字希臘文的意義就是婚姻。教會雖然脫離逼迫,卻進入另外一種狀態,和世界、政治聯婚。政治的力量慢慢擴展侵入了教會,許多掛名的假信徒大量湧進所謂的『教會』,異教的各種風氣、做法逐日蔓延,於是教會開始產生變質。而這種質變就是日後天主教的基礎。

閱讀聖經的福音書,耶穌在地上行走盡職,可能讀者也和我一樣會覺得奇怪,他似乎和當時的猶太教當局過不去,不是說他特意反叛,但是他的一舉一動,都似乎有意違反當時行之有年的猶太教傳統與規條,尤其是安息日。他當然知道在安息日的舉動,會引發宗教人士的反感,因為猶太教將安息日當作不可侵犯的聖日。然而,安息日顧名思義,重點就是人可享有真正的安息,但是宗教系統所關切的是教條,不是人。他的態度和變形扭曲的宗教系統是敵對的,他不在乎外在形式,他在乎人得到安息、舒適与快樂。所以,當時猶太教中一個嚴謹的法利賽教派,對他的舉止始終無法容忍,因為他做稅吏和罪人的朋友。當日那些親羅馬的猶太稅官,貪污腐敗、仗勢欺人必然可以理解,所以猶太人討厭他們自是難免。但耶穌卻與他們為伍,作他們的朋友。

歷史上對耶穌身份的爭論從未停止,不只今天,從耶穌所在的年代就引發諸多辯論。大家眾說紛紜,其實連當日跟隨耶穌的門徒也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他們和耶穌同進同出,一同生活工作達三年多的時間,要等到耶穌離世了,他們才漸漸對這位彌賽亞(希伯來文就是受膏者)有比較準確的認識。初期信徒與教會的信仰和活動,一直保持著鮮活,所以他們雖受到政治壓迫,与宗教嫉妒,但是信徒與教會的擴展從未停止。到了康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掌權之後的時代,教會身上新鮮的活力就漸次消退。教會開始握有權力,甚至掌握了世俗的權力,超過世俗的政權。於是,信條、禮儀逐漸成為敬拜神的代替,平信徒與聖職人員壁壘分明,一切聖事皆由專職人員接管代勞,研讀、詮釋聖經的權力落入聖品人手中,高聳教堂裡進行的聖事成了繁瑣無味的禮拜。人不必直接接觸神,認罪必須透過神父,才能得赦免,信仰和生活日漸脫節,於是接下來,信仰成為極度形式化的空殼,其後續發展也就可以預期了。

那麼,天主教代表什麼呢?Catholic的意義根據天主教的教義問答(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就是普世(Universal,General)之意,或者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大公,亦即天下一公,也就是說普天之下就是一個教會。這個思想基本上是合乎聖經的,因為教會雖然有時空問題,但是在神眼中教會就是一個。雖然這個思想是出於聖經的,然而只要簡單的檢閱歷史,就知道天主教雖稱為宗教團體,卻更像是個政治實體,一個階級鮮明的國家,她的聖品階級(Hierachy)制度,行之有年,她涉入權力的範疇深遠廣袤,從756至1870 A.D.天主教掌握了義大利中部絕大部分的領地,直到1929年她才被限制在今天的梵諦岡,至於整個中世紀,天主教在歐洲的勢力超過一切世俗的君王,這種狀態正應驗了聖經對其變形發展的描繪,她原本是一粒芥菜種,卻長成一棵大樹,有飛鳥(表徵撒旦)來棲宿其上。(馬太福音十三章)

而天主教的形成和教皇制度的鞏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教皇—Pope(拉丁文papa,亦即父親),早先只是對所有主教一種尊稱。按照史家比較嚴格的說法,是大約六世紀其間,羅馬的主教正式得到這個頭銜(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之後這一個頭銜和地位專指羅馬天主教的最高領導人。而天主教聲稱第一任教皇就是耶穌的門徒彼得,認為他得到基督特別的委任與權柄,但事實上這種說法非常勉強,就在聖經記载這事的同時,彼得犯了一個錯誤,耶穌指責他的態度是撒但。聖經後續的記載,也沒有顯示他的地位高居不下。要是彼得還活著,他一定會強烈抗議天主教會的這類追封。

接下來的一千年,是西洋史慣稱的中世紀前半的黑暗時代(Dark Ages),以及所謂後半期的中世紀。雖然今天史學家已經避免使用這個詞(涉及了價值判斷),但是這個觀念和天主教所影響、控制的歐洲大陸有相當的關係。當然從文化的眼光來看,天主教對歐洲社會、文化、藝術各方面的約束,在某些方面造成了箝制與滯澀,但也有論者以為天主教的經院保留了文化的傳承。而對真實尋求的基督徒而言,天主教對權力的濫用,封閉聖言,卻是教會史上一個真正黑暗的時刻。就像我們在政治上經常聽到的英國史學家艾克頓(Lord Acton)的名言:『權力帶來腐化,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化。』世俗的政權如此,這個代表了上帝掌權的神聖政權也不例外。許多反宗教的人,嚴重抨擊天主教對科學與世俗事物的迫害與干預,但是他們只看到了表層,天主教掌權的時代,教會不只禁止信徒閱讀聖經,她對那些真心尋求信仰的基督徒的迫害,遠遠超過迦利略這些著名的科學家。

同時,羅馬天主教也不知不覺將羅馬帝國當中所流傳的世俗、異教的傳統繼承融合到教會內部。所以聖經上所說的許多單純的內容,都發生了變化,所以在天主教中,人看到的是一大堆非聖經的事物,甚至有些根本就是敵對聖經的,敵對基督徒信仰的。而神學變成了純粹抽象的思辯,教條充斥,禮儀龐雜,基督徒信仰的單純與活力,在這種種束縛變質之下,銷聲匿跡。

許多研究教會歷史的史家都公認天主教殺害的真基督徒,比羅馬帝國所殺的還多。正因為天主教握有神學與世俗的權力,認為她是唯一有權力解釋聖經,斷定教義,為神代言的教會。所以對她而言,任何与她持不同意見的人或團體,都是異端。二三世紀期間有位教父叫做Jeremy,他曾經將聖經譯為拉丁文,稱為武加大譯本(Vulgate),而日後天主教便大致使用這個譯本的聖經。但是日後因著自由的空氣開放,希臘文古抄本的發現,許多研究聖經的學者發現這個拉丁譯本錯誤不少。由此可知,錯謬的教訓與獨裁的權力結合,許多渴望研讀、認識聖經的人有可能被冠上異端,惹來殺身之禍。其中最惡名昭彰的就是教皇授權的宗教法庭或稱為異端裁判所(Inquisition),許多信徒慘遭各種各樣酷刑的殘害,死亡的人難以記數。西班牙設立的宗教法庭最為殘暴,在1483-1820年這三百多年間,被判為異端份子者達38萬,被判火刑者超過十萬人,由此可知其恐佈之狀。前任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曾代表天主教會表示歉意,主要的就是針對以往天主教所犯下的歷史罪行。

我們今天慣稱的基督教(Christianity),就廣義來說應該包括所有相信基督的一切信仰團體,包括天主教在內。但是就著狹義來說,就是指著宗教改革(Reformation)之後的更正教,也有人使用抗羅宗一辭(Protestantism )的各種宗派(Denominations)。更正教也有人稱之為抗羅宗,意指對羅馬天主教的對抗。今天大多數人對基督教歷史的發展,興趣可能不深,但為何大家對宗教改革的事件卻都耳熟能詳,主要的原因還是它背後政治的意義,或說這個事件在西方的政治文化還有信仰的變革上,產生了一種分水嶺的作用。然而就著信仰來說,及其對基督徒改革的運動或發展上,宗教改革所產生的影響並非最深刻的,因為它和政治的牽連太深。

說到宗教改革,我們的腦際裡第一個浮現的人物大概就是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當然他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然真正的改革和恢復並非從他開始,歷代以來一直有改革的人物出現,只是他們的聲音與行動比不上路德。這些人物基本的關切是信仰和聖經,對西方的政治文化衝擊不是那麼深,或者在未擴大之前就成為殉道者。但是還是有些人引起後世的重視,例如牛津大學的教授John Wycliff,生於1300年,比起路得的時代大約早了兩百年。他最重要的貢獻和路德是一樣,就是他著手翻譯聖經,1382年他出版了千年來第一本英文聖經。他批評天主教的背道,指出她偏離聖經的教訓,結果他被教會革去教職。他故去44年之後,教皇命人挖出他的屍骨,將之焚燒,作為對他背道的審判。跟隨他教訓的一個團體:the Lollardy也受到全面的逼迫。雖然他的改革沒有成功,但後世的史學家卻稱他為『宗教改革的晨星』。

改教時期教會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當時尋求神、對當時天主教不滿的人最大的特色,就是要歸回《聖經》的權威。改教運動的意願是要教會的實踐重新歸回、遵循聖經的教訓。改革時期的幾位代表性的領導人:馬丁路德、慈運理(Ulrich Zwengli )和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人,他們對聖經的理解詮釋雖有不同,但是他們對中世紀以來羅馬教會的錯謬,有相當的共識,也在多方面進行改革,去除許多虛飾空洞的儀文與教條。

路德的父親原本要他兒子學習法律,結果在他讀完艾爾弗 (Erfurt)大學的碩士學位之後,他的人生有了一個新的轉向,在二十二歲時他進了修道院成為天主教的神父。原本路得並沒有意思要和天主教決裂,他只是盼望對天主教腐敗的狀態提出批判與改革。一般人都公認 1517年十月三十一日,路得在威登堡(Wittenburg)的教堂貼出他的重砲:95條論綱(95 Theses),就像以往在中國流行的大字報,路得對天主教販賣贖罪票,偏離真理的嚴重錯謬嚴加撻伐。當時流行的順口溜,充滿了諷刺的意味:「金銀在櫃子裡叮噹一晌,靈魂立即從煉獄中蹦出來。」路德這一砲果然打響,幾乎全歐洲都感受到震撼的威力。如果不是當局保護他,他早就被殺了。當時民族主義日漸甦醒,許多歐洲皇室也想想藉此機會脫開教皇的的管控。由於此因,在教會的改革上,路得也因而產生相當程度的妥協,今天西歐與北歐有些國家仍然有所謂的國家教會(State Church),就是這時期的產物。

天主教掌權的時代,聖經遭到封鎖,只有聖品人才能閱讀、解釋聖經。人不能自由閱讀,加上希臘文或希伯來文語言的障礙,聖經對一般人也就像天書一般,無從進入。所以對後世的基督徒而言,路德最重要的影響與貢獻,就是他翻譯了德文聖經,加上當時歐洲印刷術的改良,使得聖經的印行和分送得以普及。這些因素都促進人聖經的閱讀與理解。另外,就是他看見並闡釋了一項聖經中在當日被天主教扭曲、忽略的真理:因信稱義。路德的時代天主教裡瀰漫著禁欲主義的色彩,而藉著讀經他逐漸發現這種氣氛和教訓,和聖經大相逕庭。人非善行或遵守律法而被稱義,而是因著信而稱義(justify by Faith)。所以在基督教的團體中路德所創立的宗派(他不一定有此企圖),又稱為信義宗。

說到聖經的翻譯,我們就必須提到另外一位重要的譯者,那就是英國的威廉‧丁鐸(William Tyndale) 他於一五二五年出版了英譯的新約聖經,之後,丁鐸又依希伯來文聖經譯了摩西五經。他的英文譯本聖經明顯受到馬丁路德譯經的影響。他的舉動並未得到英國的皇室與教會的肯定,他新譯的聖經被指控為攻詰教會的工具,一五三六年他被處以火刑。Tyndale最後的遺言是:『主阿,開啟英國國王的眼睛。』

丁鐸的新約聖經,根據的是是荷蘭的學者伊拉斯摩斯(Erasmus,他的《愚神禮讚》有中文譯本)的希臘文版新約,同時又比對拉丁文通俗版聖經譯成的。至於舊約,則是根據希伯來文聖經,也參考馬丁路德的德文版聖經及拉丁文通俗版聖經。今天在英語世界中最通行,影響最深的英文譯本: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Version, 1611),它的新約部分百分之八十五是從Tyndale的譯本繼承來的。但是由於欽定本是英國的國王號召所完成的,在譯文上那些譯者選用的字眼,就比較順應當權的制度。舉幾個例來說 Tyndale 使用比較接近原文思想的字眼:”congregation", "elders" and "love"而欽定本則照著拉丁文的說法:"church", "bishops" and “charity"。所以從翻譯的用語,也可以看出政治的確在許多地方影響了信仰改革的程度。

宗教改革時期在神學上最有影響力的,許多研究者都公認是加爾文(John Calvin)。加爾文1509年生在法國的諾洋(Noyon),他比馬丁路德小了26歲,可以算是宗教改革時期第二代的人物,所以他在思想上和著作上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雖然他只活了55歲,但是他的著作卻十分豐碩多產,當然他最著名傳世的經典就是: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這本書的頭版於1636年出版,幾經修訂到了1659年出版了第五版才算定稿。這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大體上按使徒信經(Apostles' Creed)來劃分︰卷一,創造的神;卷二,救贖的神;卷三,接受基督之恩的途徑;卷四,教會。這部書對後世的基督徒與神學思想都有明確深刻的影響,西歐與北歐的長老會就是一例。

於是在歐洲的宗教漸漸因著改革的深化,而成為兩大陣營。但是還是有許多基督徒並不包括在這兩大團體之內的。他們為數不少,尋求神的心願更強,他們普遍渴望回到聖經的內涵與原則,不倚仗政府或皇室的庇護,所以也就成為握有政治權勢與力量的更正教與天主教逼迫的對象。以致這些居於弱勢的基督徒,紛紛逃避他鄉,不然就是忍受逼迫。宗教改革的更正教團體起初面臨天主教的逼迫,但是等到他們掌控了權力,他們也用同樣卑劣的手段對付觀點不同的基督徒。舉個鮮明的例子:在改革運動時期,「重浸派」(Anabaptists)被各方視為異端。他們受到所有其他宗派,包括信義宗、荷蘭改革宗(加爾文派)、羅馬天主教、聖公會等等行嬰兒洗禮的宗派所排擠和迫害。他們經歷各種逼迫、放逐,甚至殺害。其實他們根據的原則乃是聖經『信而受浸』的說法,一個嬰孩尚未長成,沒有所謂信不信的問題。反而我們可以說嬰孩洗禮是一種迷信与偏差。重浸派因為堅持這項聖經真理,被所謂的改革派基督徒[浸死]了很多。

當然這些獨立的基督徒團體,也有走偏鋒趨向極端或異端的派別,但是許多都是真心尋求信仰,單純的基督徒。美國的開國元勳許多都是敬虔認真的基督徒,但是他們在制憲,為國家規劃藍圖的時刻,會如此強調「政教分離」,對這個弊端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雖然宗教改革的普及,使得聖經中的真理與實行得到了相當程度發現與恢復,但是並非所有的改革都能見光,並非都是出於對聖經、信仰的尊重與忠誠,也有許多是出於野心,爭奪權利,甚至是根源於顯揚的情慾。所以在自由這個大纛之下,許多分裂與混亂便紛紛出現,他們有的人冠冕堂皇為了信仰自由,卻是行分裂與破壞之實。今天基督徒中間為何有那麼多宗派,不少是肇因於此,這些醜惡、紛亂的現象實是基督徒中間的羞恥。所以當我們聽到那些號稱「以神之名」從事的活動,總該有分辨的必要。


延伸閱讀:

The Pilgrim Church by E. H. Broadbent
教會的正統 倪柝聲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加爾文神學 林鴻信

這篇真得印下來好好研讀

去年耶誕節去東海大學聽子夜崇拜
才發現母校輔大跟東海的不同
嚴重知識不足

近期接觸到摩門教的傳教士
對於唯一教會的強調略感到不解
不知道就信眾的比例上
是否有機會成為本文討論的來日補充內容之一呢?
柿子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17 11:26 AM 回應 

柿子

今天教會在地上是有點紛亂,還好當日那個最嚴重墮落的狀況已經過去了。天主教今天號稱有九億信徒,她也宣稱她承襲使徒時代的傳統,是所有基督教團體中最龐大的一個。但為數雖多,其中仍有不少只是掛名,所以情形如何仍待將來。如果你讀過聖經的啟示錄,開頭兩三章中提到七個教會。

在每封書信末尾,耶穌一直提到得勝者。為何有得勝者的必要?就是因為教會普遍達不到神所要的標準,所以才需呼召得勝者。信眾多寡固然有影響,但人多並不代表正常,這其中可能有不少稗子。摩門教在基督徒普遍的認定上是個異端團體,主因就是他們的教導有不少不合聖經,甚至根本不管聖經。但是不能否認他們的實行有不少給人良好的印象,也顯出相當的活力,這些都得時間的顯明。這段時間我剛好在讀幾種較會歷史,我還會在要來的文章裡討論這方面的問題。

不知道我的回答對你有無幫助,我們可以繼續討論。
昆布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18 07:54 AM 回應 

昆布
很感謝你 也很期待你的續文

仔細想想 就算是單一教會 也得與時俱進
畢竟組織由人所組成 有時受人心所向的改變而改變
組織成立後也得面對存活與發展(分裂)的考驗

看到異端有點嚇一跳 好在現世尚無宗教戰爭的可能(?)
傳教士發給年輕人一本戒令介紹 包括禁食咖啡茶等
才會去揣想這些規則的由來與時空背景...
柿子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18 09:56 AM 回應 

昆布兄資料豐富的大文澄清了我心中很多疑惑及錯誤

一般說基督教拜耶穌 天主教拜聖母瑪麗亞.....這根本是大誤會吧!!

coolchet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19 02:22 PM 回應 

對不起,回覆晚了些,因為這個問題讓我花了點時間。希望以下的回答能有幫助。

讓我提一點歷史的例證,歷代以來教會發生過不少異端的爭議,或教派的分裂,甚至這種爭端都驚動了政治的穩定,甚而引發了戰爭,這當然主要是在歐洲發生。

於是教會便透過大公會議來解決這種爭議,於是在會議之後,或者產生什麼宣言,頒布什麼命令,或者制定了信經。這些信經主要的根據還是聖經,因為聖經不像信條一樣明確清晰,有些的確讀起來令人不解,這究竟是關於神,涉及了奧秘的問題。就像聖經雖沒有明言三一神,但這是個事實,我們無法用人的邏輯來回答這個奧秘。歷代的異端常常也都是涉及了基督身位的問題,比如說祂是神又是人,一是無限的,另一是有限的,但這二者怎能調和呢?於是許多人試圖以人的觀念,以合乎哲學理性的詞語解釋,就產生了諸多問題。

五世紀期間大公教會了一個信經,叫做迦克敦信經(Chalcedonian Creed),其中一條稱呼瑪利亞為上帝之母,其中有個派別無法接受這個說法,這個派別就是日後傳到中國的景教。基督徒尊敬瑪利亞,是大家知道的事。但這個說法成為當日教會普遍的信條,就給將來天主教提升瑪利亞地位的基礎。今天天主教稱呼馬利亞是永遠的童貞女,又說她沒有原罪,都是讓她邁向與神同等的地位。雖然在第二次梵蒂岡大會的文件中曾說:『瑪利亞是人不是神,當受尊敬,不當受敬拜。』但今天在天主教裡,拜瑪利亞是件非常普遍的事,瑪利亞的偶像到處都是,許多信徒禱告的對象都是她。其實,天主教裡拜瑪利亞、聖母聖嬰的圖像,就像一般民間信仰裡拜送子觀音差不多。表面說法是一回事,但事實又是另一回事。這也是認真接受聖經的基督徒無法接受的事。

異端,主要就是在聖經上主要信仰上的偏離,例如三一神、基督的身位等這些重大啟示的偏離。所以摩門教與耶和華見證人等,都是在這幾個重大問題上和聖經的啟示不同,所以基督教才將之列為異端。

昆布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20 08:02 PM 回應 

請教您是如何在您的部落格鍵入希臘文字體。我所使用的是Blogger
謝謝您!
peng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22 05:51 PM 回應 

peng

我起初是用word附設的符號寫的,或者你也可以在網上查詢
應該可以找到可應用的聖經希臘文。

昆布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23 12:41 PM 回應 

謝謝您的回覆。
其實,我有一些聖經工具軟體,當中有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字體,只是複製後貼上部落格就變成亂碼了。不知如何解決。
peng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23 08:50 PM 回應 

peng

你的問題可能需要真正懂電腦軟體的專家,這部分我幫不了忙。
昆布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1/26 02:14 AM 回應 

小弟有幸接觸美國的基督教文化,隨後接觸過天主教的禮拜,發現兩者之間有一種微妙的差異. 感謝您的精闢的詳解,感覺上基督教算是強調人直接透過基督並查考聖經來取得永生,並且要學習基督的形式,愛人如己. 而天主教強調的是誡律,不能自行查考聖經而且凡事要透過神值人員來和耶穌溝通,這有點像舊約中的猶太教一樣耶! 耶穌本身就對那些法利賽人極度反感,今過大大解釋讓人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堆基督徒會反天主教了! 謝謝

甲路人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4/18 03:16 PM 回應 

路人先生

有機會能讀幾本教會歷史,就能更清楚裡面的差異。

然而我們反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天主教的制度許多地方違反了聖經的啟示,也抹殺基督徒生命普遍的功能。然而我們卻不反對普世基督徒,無論其宗派如何。這的確是今天教會讓人困惑之處,但願我們的釐清,有助於她們的信仰。
昆布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7/04/19 11:31 PM 回應 

介紹東正教

  東正教這個詞是希臘文,來到台灣之後我才發現東正教這詞,完全翻譯錯誤,因為與東方一點關係都沒有,很多人也不知道東正教是什麼教,事實上是由兩個字來組合ortho和doxa, Ortho其意思是正確的,即以正確的方式來崇拜上帝,也就是說不是以錯誤的方式來崇拜上帝.Doxa的意思我的想法或信仰,這個詞不是只有用在宗教上,舉個例子來說:在醫學上稱為正統,其相反詞你們都知道就是 “heretic”這個詞的原文也是希臘文,意思是我選擇錯誤的方式,也就是非正統,在宗教上翻譯為異端 (西醫稱為正統醫學,中醫則稱為非正統醫學,正統的方式就是一般公認常規的方式,這不是我個人的解讀你們可以去查詢英文字典),以聖經來查考 “正統”這詞:馬可福音7:35說話也“清楚”.路加福音10:28你回答的“是”.提摩太後書2:15按著 “正意分解”真理的道.這些皆是使用“正統”這詞也就是正確的方式,但你可以看出中文的翻譯卻非常不同.

  東正教並非教會正式的名稱,宗徒所傳承來的教會,就是初期的教會.很多稱為基督徒的,但他們的信仰與儀式卻是錯誤的(例如:不相信耶穌是上帝),當時為了要辨認正確與否的信仰,信仰正確的稱為正統基督徒,信仰錯誤的稱為異端基督徒(雖然還稱為基督徒,因為他們相信基督,但是以錯誤的方式來相信),甚至有些新教也使用正統這詞(請參考此文章正統新教徒在Britannica百科,資料來自以下網址)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9061606/Protestant-Orthodoxy ,http://www.angelfire.com/tx5/jeansptx/index.htm

  正教往往會聯想到東方正教,其原因是強調正教在東歐這個區域來分別,過去是西方(羅馬)正教,但是西方已經不是正教,因此也不需來表明其地理位置, “東方”這字也不適用於亞洲(以其地理位置來說歐洲並不是在它的東方).

  羅馬天主教曾經是正教,羅馬的主教在所有正教的主教中擁有最高的尊榮,羅馬教會在1054年從正教分裂出來,但是還保有原來教會的名稱羅馬天主教,但正教依然秉持原有的宗徒所傳承來的教會.
目前正教信徒全球超過三十億人.

  教會是從耶穌他自己開始 聖靈在五旬節降臨,透過教會中的使徒們傳承信仰,藉由聖靈的恩典不斷的傳承下來的人成為主教在不同的區域建立教會,主教因著神的恩典服事聖禮,受洗,聖膏,聖餐,寬恕…….等,傳承者傳承給下一位傳承者,最初是從門徒所傳承下來,直到今日.

  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所以不需任何代理人 每個地方教會的主教,皆是完整的宗徒所傳承下的教會,而不是支離破碎的教會,每位主教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如同十二門徒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因實際上得需求,教會的主教們必須有組織性,以初代教會建立的方式,地方主教的代表,通常是選擇重要的城市,因此會選擇大城市或首都的主教來代表宗主教,各主教間的合一就是教會的合一 (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安提約基,耶路撒冷,莫斯科…….等). (羅馬目前並沒有合一)
  
  教會沒有不同的宗派,教會是合一因為 :
  約翰福音17:21~22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們知道父與子的合一,並不是理念相同而合一,而是祂們有相同神的本質,信徒的合一也是如此,我們有相同的身體,就是耶穌基督,藉由聖靈的帶領,信徒一同舉行聖禮儀領受相同的聖餐.

  我們與使徒持有相同真理與信仰,傳承者皆遵行相同的教導直到今日,正教將七次大公會議應用並遵行在教會聖事及基督徒的生活中.

  我們知道成為基督徒,不單是有合理的邏輯信仰 (甚至撒但也相信上帝,雅各書2:19)新生命是來自上頭,我們不是與神單獨的關係,並不是我與神,而是教會的成員與神,我雖是個體但從不是單一的.

  你常聽人說希臘或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的正教,事實上是相同的正教,為何說是相同的呢?因為我們的主教可以一同來舉行聖禮儀,所有的正教信徒皆可在正教會領受聖餐,不論是哪一個國甚至不同的語言,只要是正教信徒皆是合一的.
  
  有一點可引起你的興趣,你知道是正教授予聖經 特別是新約,新約的原文是希臘文,舊約有49本書卷,新約聖經常引用舊約,更重要多數是引用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新約有27本書卷,如果你們從歷史的紀錄查詢聖經正典,你就會發現商定收集這些書卷的人是主教,如:亞他那修Athanasius(393)Hippo會議的主教及(397) Carthagen及其他的會議,在第五次大公會議商訂聖經正典完成.
  
  聖經的解釋是不可能的沒有聖靈的幫助,在教會中需透過聖靈的引導才能明白真理,這樣教會才能傳達真理。聖經是聖潔的傳統 在聖經上未完成之前,聖保羅敦促基督徒(帖撒羅尼迦後書2:15)弟兄們,你們要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不拘是我們口傳的,是信上寫的,都要堅守。正教站穩並堅守聖潔的儀式能幫助我們了解聖經,特別是看似有抵觸的的地方,更能了解其真意。聖潔的傳統必須在聖禮儀的儀式中體驗,這是在大公會議的認可下必須行使在教會中,(哥林多前書10:16 提到 “擘開的餅”就是說聖餐禮,聖餐禮是在聖經還未完成時就開始實行了,還有祈禱,及其它的儀式早已存在,這些聖經並未記載這些儀式,禱告也沒有明確的說明,因為聖經以通用易讀的方式給所有的人來閱讀,而不是專為基督徒來寫崇拜的內容)在約翰福音21:15,這些當然也包括聖潔的儀式.國家、地方、人類遺留的傳統雖被尊敬,但終究不是教會聖潔的傳統。

※教會的信仰必須建立在三位一體,聖父、聖靈、及聖子。聖子道成肉身耶穌基督,這些奧秘皆在七次大公會議中闡明解釋並定下明確的教義.實行聖禮儀就能堅守教會七大聖事並能學習基督徒的品德.

※成為基督徒只有相信是不夠的
  不單是進入基督的身體,還必須不斷成長茁壯在基督的身體中,教會中給予聖事這就是其意義.
  洗禮聖事:進入基督耶穌的身體 羅馬書6:3-4, 加拉太書 3:27
  受膏聖事:領受聖靈,.使徒行傳19:5~6
  聖餐禮:領受生命的糧食,就沒有基督徒的生命
      1. 聖靈改變麵包與酒,成為基督的身體與寶血,聖餐不是象徵性,而是真的基督的聖體血.(哥林多       前書11:29,約翰福音6:53~54 )
      2.聖禮儀就是基督徒的生活核心 從初代教會直到今日,不是只是禱告會議或聯誼使徒行傳2:46       聖經提到 “擘開的餅”就是指聖餐禮
      3.沒有聖禮儀,就沒有教會。約翰福音6:53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
      4.在聖禮儀的慶典有十字架, 復活,升天,基督第二次再來,天國已臨到地上,這些儀式,正教信徒仿       效啟示錄的描述,在聖禮儀我們充滿喜悅.
      5.聖禮儀是可以天天舉行. 使徒行傳2:46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
  悔改聖事:寬恕我們的罪並指導我們如何過屬靈的生活. 馬太福音18:18使徒行傳 19:18
  婚禮聖事:得到教會的賜福,所以我們的愛正如馬可福音10:8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以弗所書5:32這是極大的奧祕,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教會給予婚禮祝福.
當然我們的身體與靈需透過教會的膏抹,雅各書5:14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祭司透過聖靈的恩典可行使的職權有(使徒行傳14:23, 13:2~3,提摩太前書5:22 ,4:11,提摩太後書1:7)
※不同等級的祭司職責
1.主教或大主教(希伯來書8:1-2 ,彼得前書2:25, 使徒行傳20:28 提摩太前書 3:1-2. 7 , 4:14 ,提多書1:5-7)
2.祭司(使徒行傳 14:23, 11:30 , 15:22-23 , 提摩太前書5:17-19, 提多書 1:5 , 希伯來書10:21,雅各書 5:14)
3.執事(使徒行傳6:5-6 , 8:12-17, 提摩太前書3:8-10, 12-13, 腓立比書 1:1)

  每位正教信徒皆須參與基督的職分,祭司的職責,如同先知,每位正教信徒皆是祭司,因為他們一起參與聖禮儀,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不論是主教,祭司或執事,都不能獨自行聖禮儀,必須有信徒才能舉行聖禮儀,絕不可以不同的形式來舉行聖禮儀.
  
  教會必須有聖壇,就是獻祭之處 根據瑪拉基書 1:11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希伯來書 13:10我們有一祭壇,上面的祭物是那些在帳幕中供職的人不可同吃的。

  正教的教堂,充滿了聖像畫 給人們在教會有聖潔的感覺,我們使用聖像不僅是作為裝飾,聖像畫就是無文字的聖經,用色彩來表達,在第七次大公會議肯定聖像(787)且畫出耶穌來,證明耶穌是真正的人。 進入在東正教,你能看到耶穌的一生,也能看到為他犧牲生命的殉道士的聖像畫,這些不是一般的藝術畫,而是以一種特殊的屬靈及神學的畫法,你會感受到天國已臨在世上。 將崇敬基督和聖徒的聖像放在教會和家中是非常適當的,不是當偶像來崇拜,拜偶受到教會嚴格的禁止,而是透過眼睛凝視聖像的刻畫,提醒並仿效虔誠行為,特別是對耶穌的聖像畫祈禱,我們不是對畫中的圖像禱告,而是引導至耶穌基督.

  我們對神禱告,也尊敬聖徒 哪些人是我們要讚揚的生活榜樣,當然是耶穌的母親還有聖徒們正如啟示錄7:9~10,馬太福音22:32聖徒們都活著,希伯來書12:1,我們請求聖徒為我們像上帝代禱,雅各書5:16,聖徒也為我們祈禱,啟示錄5:8, 8:3-4 彼得後書1:13-15.

  我們對人的認知是愛,而不是憤怒的神 不義的人對神的認知就是憤怒(約翰福音3:36,但神是充滿愛,約翰福音3:16, 只有我們必須向神和解,而不是神與我們和解,從經文中你可以了解他是多麼的愛我們,和解是單向需要的,教會了解在舊約所表達的意思,關於神譴,憤怒……等等關於上帝這些是象徵性的表達,又如愛人的語言,象徵性的表達又如上帝有手、耳朵、眼睛……等等)

  教會明白聖經中的真理 特別是在新約,我覺得非常難過因為很多人不懂希臘文,也就是新約的原文,多數的人受到西方的政治、文化背景的影響,誤解聖經的語言,也改變上帝的形象.
例如:救贖這個詞 路加福音 21:28 , 希伯來書 11:35,提多書 2:14 ,使徒行傳 7:35. 其真意為釋放、解救而不是付出贖金或代價的意思(請參考我們的網站)有所有聖經的背景及對希臘文的知識,我們明白上帝是指天父,也沒有要求給予贖金,他的兒子也沒有支付父親任何事物,因為他是無罪的,他也沒有將身體交付給魔鬼,如果是如此,魔鬼就高於上帝,約翰福音3:14-16 , 10:17-18

  獻祭的意思 (參考 www.theology.tw 及 www.theology.cn ) 其意思並不是上帝要血,亞當選擇生存的方式是與神分離(這就是罪),必須停止,罪人在舊約中不需自殺來停止罪,而是將手放在動物上(成為代罪者)宰殺動物(殺死罪身)祭司用手沾取牲祭的血(血就是生命 利未記17:11),抹在祭壇上,他才能與神合一.(利未記第4章)
耶穌是新亞當 我們知道亞當只有肉體的生命,新亞當取了所人類的本質(他可以如此做,因為他是神),獻給上帝與亞當完全相反,因此他死了 羅馬書3:25卻領受新生命,復活後的生命,就是與神有份,也就是給予我們生存新的方式.

  羅馬書5:6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並非是代替人類,也不是在我們的處境下,而是為我們有利的一面,來醫治我們,已無罪之身取了有罪之身,藉這他的死亡將罪身殺死,我們才得以自由.
關於得救 得救並非到某個 “地方”或得到某些利益,而處與無止境愛聯繫,真正的合一是三位一體的共融,這生命從洗禮開始,在教會聖事中特別是聖餐禮中成長茁壯,到達完美的境界,需等到耶穌再來,從死中復活,今日我們依然會犯錯,破壞這合一,一旦悔改認錯,神的恩典總讓我們恢復這美好的合一.

  地獄烈火 就是上帝,更貼切的說是神的恩典(希伯來書12:9) 這並不是屬於世上的火,當耶穌基督再來時,上帝是無所不在,每個人皆會活在神的恩典下,每個人的體驗與感受都會不一樣:義人對於神的光是無法言語來形容這喜悅, 不愛人的、不認識上帝,約翰一書4:8,他的感受就如烈火。神的恩典 是未受造的,是神的一部分,不是來自屬世的光,耶穌變像時的光,摩西也見過這光….等等,這是顯現神的恩典,當然透過聖經的教導也可經歷神的恩典,特別是愛.

  我也明白寫下這麼多你們會覺得很奇怪,這我也明白,因為台灣的文化習俗歷史結構皆不相同,但我來自希臘,希臘文就是我的母語也就是新約聖經所使用的語言,在我的家鄉教堂都有2000年之久,在台灣教學時無意中發現中文翻譯錯誤百出,幾乎每堂課查經皆會發現經文翻譯錯誤,也歡迎你參加我們的網路查經希臘文解經課程.

  齋戒 每星期三和星期五紀念耶穌基督的受難日,馬太福音 9:14-15,路加福音 5:34-35 使徒行傳acts 13:2-3 , 14:23哥林多前書7:5 這是教會的傳統

  正教重大節慶 舉凡我們的主的誕生、在聖殿中講道、洗禮、變像、進入耶路撒冷,最後的晚餐、受難及在十字架上釘死、埋葬、復活、升天、 五旬節。 並紀念尊崇聖徒及耶穌基督的母親,尊敬她因為她是兒子的母親。

  為亡者祈禱 因為基督的愛,不會因死亡將我們分離, 哥林多前書13:8,在教會沒有死亡(約翰福音8:51-52) 即便是壞人也會關懷他們的家人為他們祈求(路加福音16:27),縱使我是不良善的(路加福音 16:23-28),也會為他們祈禱,若是我們的親朋好友被囚禁,雖然不贊同他的作為,但我們依然愛他,至於上帝會如何決定我們不得而知,如同撒母耳記下 12:22,誰能斷言說,耶和華不會憐憫我,這是由耶穌來審判的,但我們誠心希望祈禱如同尼希米記 9:1~3,瑪加伯下12:40-42,保羅為已去逝的阿尼色弗禱告,提摩太後書 1:18,我們是基督的肢體 哥林多前書12:27 ,即使死亡也不能與基督的身體脫離,羅馬書14:8初代教會為亡者祈禱,我們的網站有很多資料可查詢.

  禱告 禱文根據聖經的經文,可應用於生活中不同的情況下,我們特別實踐心禱:
  心禱 這是基督徒深澳的冥想,這恩賜就是不止息的禱告,最近很多台灣人詢問關於初代基督徒禱告的方式,(你可以到正教網站,有詳細的說明及步驟)

  我有太多要寫但因篇幅的限制,希望你們讀完正教的文章有甜美的感覺,神是愛,宗教是讓人得自由,而不是讓人懼怕,正教尊崇門徒所傳承下來的教會,讀此文章是否有回到老祖母的懷抱,感謝新使者雜誌提供此次的機會與大家分享初代教會的信仰,正教持續堅守傳統的聖禮儀,正教在台灣人太少,但要做的事又太多,希望未來有更多交流.

李亮神父
www.theology.cn
www.etheology.tv
www.theology.tw
www.e-religion.asia

orthodox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4/24 05:08 PM 回應 

李亮神父 透過留言的方式,的確無法淋漓盡致說明信仰的內容。 謝謝你的闡述,我對東正教的認識還是相對膚淺,但願將來能有更深入的研讀。
昆布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4/24 09:38 PM 回應 

轉貼你的見解 (告知)

kuochanwang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7/04 11:26 AM 回應 

文字是用來形容.表達.....

非真理......

勿因文字上的不同而扭曲真理原意.......

起了分別必會分出天主.基督.........等.....

而將真理分裂了...........這就是[私心].........

現代各宗教即是受此所害........萬教皈宗才是.....

阿牛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7/28 01:11 PM 回應 

阿牛先生 謝謝你來訪問,但我必須說我不懂你說的話和這篇有和關係。

昆布 在 新浪部落 於 2009/07/28 11:53 PM 回應 

沒有留言: